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本书是晚明著名学者、文学家张溥别集的新整理本。整理者历时逾十年,精心校勘,详加笺注,并为三分之一篇目(500余篇)审慎系年,为研究者提供了一部接近原貌、较为可靠、利用方便的张溥诗文集整理本,对于促进张溥、复社及晚明文史研究颇有裨益。
张忠纲 选注
简体横排
32开 平装
978-7-101-15760-4
36.00元
杜甫,字子美,祖籍襄阳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杜甫生活在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,用他的诗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“安史之乱”前后唐王朝广阔社会的巨大变化,因此他的诗被誉为“诗史”。在艺术上,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,众体兼备,同时又在诗歌的体裁、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开拓,被后世尊为“诗圣”。本次选注,注重全方位地体现杜甫诗歌各种体式、各种体裁的特色,以简明的注释和评析辅助阅读。通魏晋文化,识名士风流,
跟着刘强教授读通《世说新语》
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《世说新语》中的魏晋风度和名士风流常常令后人神往不已,人们也常常津津乐道于名士们的故事。这本关于《世说新语》的“通识”,不止讲这些趣味盎然流传千载的故事,更通过对《世说新语》一书来龙去脉的爬梳,讲作者编纂故事和设置门类的巧思;不止讲魏晋风度,更进一步揭示《世说新语》所隐含的魏晋时代精神和重大议题;不止讲名士风流,更描绘了一幅魏晋名士的全景图卷。从而引领读者真正进入《世说新语》的世界,构建阅读《世说新语》的知识骨架,亲身融入鲜活的魏晋文化,捕捉名士们早已逝去的流风遗韵。通分合大势,识忠奸智愚,
跟着许蔚老师读通《三国演义》
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读《三国》,就要读个明白。本书是对中国古典小说代表作《三国演义》各种问题的系统梳理和廓清。除了妇孺皆知的三国故事和其中的著名人物,本书还对这部小说层累的形成历史、莫衷一是的作者纷争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演变史、小说描写与真实历史的关系,以及与之息息相关的小说旨趣、人物塑造、战役刻画等问题,作了抽丝剥茧、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讲解。读者可以通过这部《通识》,真正走进精彩纷呈的《三国》世界,对这部古典小说名著获得全新的认知。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诗歌是最美的语言,唐诗是最美的诗歌,是现代人灯火永不阑珊的精神家园。《唐诗三百首》作为风行二百多年的经典童蒙诗学教材,具有蒙以养正、诗以化人的重大作用。但是,当代人或只会背诵零星诗作,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未能对其有一通贯而清晰的整体认知。本书从通识教育的立场出发,内容不仅涉及《唐诗三百首》的编选旨趣、艺术世界、经典化历程、遗珠之憾,还涵盖唐代精神风貌、唐诗的体裁与近体诗的格律、唐诗的域外传播等主题,拈出50位诗人的130余首诗作进行鉴赏,时代背景、诗人际遇、诗歌意境、名家点评融为一体,是以诗证史的唐代实录,是中国诗学传统的小像,是旧体诗创作的初级指导,是增强诗学修养、培养审美人格的简明易懂的大众读物。六朝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繁盛期,同时也是文学思想史上的收获期,二者发展趋向的叠合,使得佛学与六朝文学思潮这一学科交叉性研究,之于中国文学思潮史的研究而言,至为重要。本书以佛学东渐下的文化新变为切入点,重点探讨了玄佛流转与诗歌的哲理化思潮、游仙涅槃与山水文学思潮、梵呗新声与诗歌的格律化思潮、异相善巧与轻靡文学思潮、造像祈愿与北朝文学的仪式化等五个方面的问题,对佛学东渐所引发的文化新变在哲理化诗潮、山水文学思潮、格律化诗潮、轻靡文学思潮、文学的仪式化等文学思潮嬗变中发挥的作用,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,揭示了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,给六朝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及文学带来的冲击与新变。辛弃疾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,其生平亦具悲剧色彩。辛弃疾南归后,恢复之志既不可能实现,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,进退出处,坎壈曲折,心态也随之变化,发而为词,或寄意“斜阳、烟柳”,或“直把曹吞、刘攫”,雄健疏放,而又深婉典丽,表现出深沉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。故其词作虽师法吴、蔡,上承苏轼,却能兼融刚柔,自创高格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影响深远。本书力图把对辛弃疾的研究置于宋、金长期对峙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进行,通过对其南归后心态的把握,走进其文学创作的世界,揭示其词作中所表现的忧虑感和责任感,展现其词作的雄深雅健的风格,归纳、抽象其词体观念和审美情趣,追溯其词作的艺术渊源,并对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进行论述。另外,对辛弃疾的诗歌创作,本书也作了专题讨论。“龙学”为海峡两岸共同的显学,作为首部两岸“龙学”比较研究的学术专著,本书对二十世纪下半叶两岸“龙学”的文化背景、指导思想、研究路径、治学方法、发展大势、内容成果以及经典个案等,进行梳理分析,概括彼此的风格特色,总结各自的得失经验,论证两者的相互关系,其中创获颇多,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。上篇绪论从两岸“龙学”的背景思想与路径方法的角度,论其异同,析其原因;中篇总论在整体陈述两岸“龙学”的发展历程与空间分布的基础上,分析两岸“龙学”的异同与互补;下篇分论为个案探究,就两岸“龙学”发展中的代表人物、学术观点和继承关系等,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。全书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概括与总结,又有细致入微的个案剖析与探究,在两岸“龙学”的交融互补、相济共生与两岸“龙学”家的相互借鉴、批评论争等方面,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。9
《屈大均与明末清初岭南诗派》
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
明末清初,岭南不少士人投身于抗清斗争之中,催生了当地直雄的士风。在以屈大均为代表的诗人的推动下,岭南诗坛迅速走上巅峰,与中原、江南诗坛鼎足而三。《屈大均与明末清初岭南诗派》一书从“岭南三大家”之一的屈大均切入,展现了在华夏道统和文统的承续面临空前危机的时刻,屈大均以传承华夏正统文化为己任,不但建构了岭南文化与中原华夏文化的关系,而且塑造了岭南诗派的鲜明特点,对岭南地区的诗文创作和文献整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郑文焯(1856—1918),字俊臣,号小坡,奉天铁岭人。工诗词,擅书画,通音律,懂医道,文学创作以词为特长,独树一帜,为“晚清四大词人”之一。郑氏虽出身官宦之家,然一生仕途偃蹇,以幕客终老,晚年又逢国变,最终在窘困潦倒中离世。本书依据郑文焯人生履历及心态变动的轨迹,分为才俊少年、干进举子、江南退士、困顿遗老四个阶段,其生平进行详细勾勒。作者通过搜集其诗词题跋及相关文献,加以研读考证,并参稽大量史料如档案、日记、方志、传记、尺牍、笔记、书画题跋等,除力图还原郑氏生平经历与交游外,也可反映晚清词学的特征与新变,又可勾勒晚清民初之时局变化、社会状态、书画市场以及遗老的生活状况等。南宋人记录宋高宗、宋孝宗两朝的纲目体史书,研究南宋历史必读史料。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《中兴两朝编年纲目》是记载南宋高宗、孝宗两朝的纲目体史书。旧不著撰者,今考证为南宋陈均撰,是其记载北宋九朝历史《皇朝编年纲目备要》的续作。全书十八卷,记叙范围上起建炎元年(1127)五月,下至淳熙十六年(1189)二月。本书以大字列史纲,小字讲史实,纲举目张,内容清晰,是研究宋史的基本参考史料。本次整理以《中华再造善本》影印的宋刻元修本和清影宋抄本为底本(其中卷一至卷七、卷一二至卷一四为宋刻元修本),以清影宋抄本、张蓉镜跋道光抄本参校,并参考其他官私史书如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《宋史全文》《宋史》及笔记文集等文献进行校勘,纠正原书诸多谬误。并附有陈均墓志铭、书目题跋等附录,便于读者学习利用。12
《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》(全三册)
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
弥补范晔《后汉书》和陈寿《三国志》无“表”之不足。
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[南宋]熊方 等编 刘祜仁 点校
繁体竖排
32开 平装
978-7-101-16203-5
260.00元
范晔《后汉书》和陈寿《三国志》都没有表,宋代以后,学者陆续编撰了许多补表之作。南宋熊方在宋高宗年间编撰的《补后汉书年表》,模仿班固《汉书》体例,弥补《后汉书》不足,经纬周密,叙次井然,对于补撰史表有创始之劳。后来清人诸以敦撰《熊氏后汉书年表校补》、钱大昭《后汉书补表》又对熊方补表做考证、补充,更为完善。此外,关于《后汉书》,又有清人万斯同撰《东汉诸帝统系图》《东汉诸王世表》《东汉外戚侯表》《东汉宦者侯表》《东汉云台功臣侯表》《东汉将相大臣年表》《东汉九卿年表》等,黄大华、华湛恩、练恕也有补《后汉书》各类表;关于《三国志》,万斯同、周嘉猷、谢钟英、张守常、黄大华、周明泰、陶元珍、洪饴孙等有各类补表,多有参考价值,如洪饴孙《三国职官表》体例严密,功力较深,周明泰《三国志世系表》眉目清楚,标明出处,便于查阅。本书将三十种《后汉书》《三国志》补表汇为一编,除张守常《谢钟英三国大事表补正》外,主要利用开明书店出版的《二十五史补编》本为底本,加以点校,更方便读者使用。唐代人的“世说新语”,周勋初先生校证。
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《唐语林》是宋代王谠仿《世说新语》的体例编撰而成的唐代“世说体”小说,全书共八卷,末有辑佚一卷。全书按内容分门系事,并在《世说新语》原有的三十五门基础上,增益十七门,扩大至五十二门。书中采录自唐人五十余种史书,既有杂史、小说,又有纪传、典籍。其资料集中,内容丰富,广泛记载唐代的政治史实、宫廷琐事、士大夫言行、文人轶事、风俗民情、名物制度和典故考辨等,为研究唐代政治、社会和人物等历史的各个侧面提供了丰富且极有价值的史料。《唐语林校证》是周勋初先生以自身扎实的古籍整理经验,渊博的文献知识,经过系统的梳理和严格的校勘整理而成。该书以清乾隆武英殿聚珍本为底本,前四卷以明嘉靖的齐之鸾本和《历代小史》本为对校本,其他参校以采录的古籍原本,校证了原文的错误和脱漏,且新辑出佚文十九条,及有关此书的题跋等研究资料附录于后,使该书的史学价值大大提升。《明通鉴》,明代编年史。
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和毕沅《续资治通鉴》续作
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《明通鉴》是清代夏燮编著的一部明朝编年史。全书共一百卷,二百万字,分为《前编》《正编》《附编》三部分,记录明朝立国前后312年的历史。除正编九十卷外,将明太祖建号前史事编为《前编》四卷,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(1352)郭子兴起兵濠州开始;《附编》六卷则记南明事,起自崇祯十七年(即顺治元年)五月明福王在南京称帝,直到康熙三年(1664)清兵攻下台湾为止。《明通鉴》与《资治通鉴》《续资治通鉴》一脉相随,同是古代重要的编年体史书,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编年史的序列。该书在继承通鉴传统外体例有所创新,前编、后编保留了元末、南明的大量史料,是通鉴系列著作中相当有价值的一部史籍。中华书局标点本《明通鉴》,据光绪二十三年(1897)湖北官书局重校刊行本校勘和标点,1959年初版,已经通行60余年。现将《明通鉴》转为简体横排,纳入《中华国学文库》,便于大众阅读。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安徽在清代科举格局当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,是清代科举发达与核心区域的构成部分。《清代安徽科举研究》将科举置于国家与地方、科举与社会的框架当中,以科举制度、科举社会、科举人物、科举文献和科举地理等五个维度为主体,对清代安徽科举进行细致和深入的学术观察,以期反映其整体样貌与变迁历程。僧传中的《史记》
佛教中国化的典范之作
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《高僧传》,十四卷,梁代慧皎撰,按照译经、义解、神异、习禅、明律、忘身、诵经、兴福、经师、唱导十科编排,收录高僧传记二百五十七人,附传二百余人,始自汉明帝永平十年,终于梁天监十八年,凡四百五十三载。本书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、影响较大的一部僧人传记,不论是内容还是体例,都为后来僧传的撰写提供了典范,堪称“僧传中的《史记》”。本次整理以《碛砂藏》本为底本,通校以《高丽藏》初雕本及再雕本、《思溪藏》本、《金藏》本,参校以《普宁藏》、《永乐南藏》、《嘉兴藏》、《清藏》、《大正藏》本及金陵刻经处本,他书如《一切经音义》、《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》、《法苑珠林》、《释氏六帖》、《太平广记》、《名僧传抄》等关于《高僧传》的部分亦作为参校的重要依据。通太极八卦,识宇宙大道,
跟着王振复教授读通《周易》
点此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《周易》被称为“古代东方奇书”,人人想知却又人人难知。易学名家王振复教授的《〈周易〉通识》,既介绍阅读《周易》须知的基本常识,又详细解析与《周易》有关的各种符号、图式及相应文辞,还原古老的占筮流程,并进一步梳理《周易》三千年的历史,旁及其世界影响,正本清源,为读者打开通向《周易》世界的门户,构建《周易》学习的基本知识框架,是理想的学《易》入门读物。迄今为止八大山人研究领域具有标识意义的著作
点此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八大山人的艺术风格自成一家,别具面目,对后世影响深远,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。但他的作品晦涩难解,留给世人很多谜团。甚至连八大山人这个名字本身都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《八大山人研究》时隔多后修订再版,作者结合新发现的文献,增加了一些章节,改写了部分内容,充实了若干论证材料,尤其是对八大山人的艺术哲学观念、思想发展过程和家学渊源等方面的讨论,融入了较多的新内容,同时也记录了作者在这一领域不断思考的痕迹。点此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《本草纲目》是我国著名的医药学著作,亦被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称为“16世纪的中国百科全书”。然而,普通读者往往望而生畏,想读亦难寻入门之径;即使是文科学者,对医药文献,尤其是隐藏在其中的本草文献也同样感到陌生。该如何阅读这部皇皇巨著,《〈本草纲目〉通识》提供了一种路径。本书从李时珍纪念邮票谈起,介绍了中国本草源流及各时期的代表著作,又从医药学、博物学视角,详细剖析《本草纲目》的体例架构与版本沿革。行文中不仅多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药用知识、经验,还涉及《本草纲目》中有趣的“冷知识”,如食物相克中蜂蜜反葱的例子、同名异物中此鲨鱼“非海中沙鱼”的例子等,令读者在兴味盎然中了解《本草纲目》的真面目。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柳向春博士新著,
挖掘古籍编撰、刊刻、递藏、校勘背后的故事,
让博物馆里的古籍活起来。
精装彩印,图文并茂。
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近代以来,上海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,成为一大古籍流散中心,历史的烟云消散之后,今天多数重要古籍已入公家收藏。在上海图书馆、复旦大学图书馆等机构之外,上海博物馆是另一家重要的古籍收藏单位,但由于博物馆的性质,其古籍收藏一向鲜为人知,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柳向春博士,从版本学、文献学、藏书史等多个角度入手,深入挖掘、爬梳数十部古籍编撰、刊刻、校勘、递藏、题跋背后的故事,并以大量高清插图展现古书版刻原貌,揭示其文物价值与文献价值,其中包括南宋龙舒郡刻公文纸印本《王文公文集》、南宋孤本《梅花喜神谱》、明稿本《玉华堂日记》、清初胡氏十竹斋刻钤印本《印存初集》、响山堂旧藏清钞本《虞山钱遵王诗稿》等。本书一方面揭示了上博馆藏的一些基本特色,如稿钞本、名家旧藏、印谱、地方文献等等,另一方面涉及古籍的方方面面,辐射面广,看点多多,非常精彩。
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张可礼 著
简体横排
张可礼(1935-2021),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,在魏晋文学及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等领域富有建树,曾获山东省第八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、山东省社科名家称号。著作《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》2013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本文集包含作者已出版的全部专著以及散存未结集的论文、序言、回忆文章等,很好地呈现了张先生的学术旨趣、科研方法和学术人生。详目如下:《三曹年谱》《建安文学论稿》《东晋文艺系年》《东晋文艺综合研究》《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》《晚学斋文薮》。
22
《创新向未来——中华书局创建110周年纪念文集》
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本书为中华书局创建110周年局庆纪念文集,收录金冲及、孙昌武、安平秋、史金波、项楚、虞云国、邓小南、张国刚、杜泽逊、钱婉约、康震等当代知名学者撰写的回忆文章共计34篇,内容涉及中华书局历史、出版物编辑出版经历、作者与编辑交流往事等多个方面。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,
讲述大诗人白居易的情怀、抱负和深沉诗情
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白居易,唐代著名诗人。白居易科举登第后,从校书郎做起,一直做到刑部尚书。无论官职高低,他都勤勤恳恳,忠于职守,怀着报效国家、体恤百姓的追求,在各个岗位上颇有政绩。白居易主张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,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情怀。他往往将日常化入诗中,语言平易晓畅,王公贵族、下里巴人无不口熟能诵。他又能游刃有余地穿行于儒、道、佛之间,为后世知识分子铸造了又一个仕与隐之间的精神家园。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,被尊为“诗圣”。杜甫抱负远大,忧国忧民,却一直怀才不遇,最高不过担任过左拾遗。安史之乱中,他颠沛流离,四处迁徙,最后在成都草堂过上了短暂的安定生活。唐代宗大历五年(770),病逝于湘江舟中。杜甫的诗歌达到了极高的成就,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对传统儒家道德理念的追求,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学风格。他的诗歌表现了社会动荡时期的点滴,真实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人民的疾苦,被称为“诗史”。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韩愈,唐代文学家、思想家。“唐宋八大家之”一。韩愈从年轻时就积极谋求仕进,渴望建功立业,施展抱负,却屡遭贬谪。但他依然不改初心,在从朝廷到地方的岗位上恪尽职守,勇于任事,并且大胆敢言。这些经历和心态,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文创作。韩愈提出“文以明道”的散文创作主张,又有“不平则鸣”“笔补造化”的诗歌创作理念,使当时的文坛气象一新。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柳公权,唐代著名书法家、诗人,一代名臣。他少有才学,二十九岁时高中状元,从秘书省校书郎任起,历仕七朝,官至太子少师。柳公权为人为官公正无私,前后三次官居侍书学士,曾以笔为谏,留下美谈。柳公权独创“柳体”楷书,与颜真卿齐名,后世有“颜筋柳骨”的美誉。传世碑刻有《金刚经》《玄秘塔碑》《神策军碑》等。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
赵孟頫是元代很有声望的书画家,也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位成就卓著、影响深远的人物。本书以赵孟頫的一生为线索,宋亡元兴朝代更迭为背景,再现了一代大书画家的杰出艺术成就和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。中华书局给孩子靠谱、有趣、扎实的历史启蒙书。
大开本礼盒装,全彩插图,赠思维导图式手绘《中国古代历史年表》。
《中国历史故事》取材于“二十四史”、《清史稿》、《资治通鉴》等中国古代重要的史籍,用孩子看得懂的语言,生动讲述各个朝代的经典历史故事,在故事里介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,并配有彩色卡通插图。还设置了“知识卡片”“名言名句”和“故事里的成语”小栏目,方便小读者了解每个时代的日常生活、科技成就、文学艺术、历史评价、成语典故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。部分故事还设有“你怎么看”环节,鼓励小读者积极思考,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。配有思维导图式手绘《中国古代历史年表》(可兼作身高测量表),帮助理清历史发展脉络。